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:加班到深夜,饑腸轆轆,身心疲憊,只身走到24小時便利店想買些熟食填飽肚子,卻被告知售罄或夜間無熟食出售,原本就寒冷的夜變得更加孤獨。

而這一切將隨著蘇寧小店24小時智能機械臂的出現發生改變。

近日,蘇寧首家無人便利店在南京試營業,便當、壽司、包子等種類豐富的鮮食快餐,經智能機械臂加工制作提供給消費者,打造了一個便利店版的“深夜食堂”。據悉,蘇寧無人便利店是蘇寧無人店的升級版,除自助掃碼、刷臉支付等技術外,無人蘇寧小店還有智能機械臂提供餐飲服務,這也成為首個將無人機械技術落地商業化運營的智慧業態。

科技讓便利店更有溫度

近年來,無人店可謂是火爆的新風口,繽果盒子、淘咖啡、F5未來商店等不斷涌現,而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蘇寧無人店。從去年8月份至今,蘇寧無人店已經歷三次更迭,如此極速的更新換代頻率離不開技術的支撐。

如果說蘇寧無人店1.0版是將概念落地實體的實驗田,2.0版通過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射頻識別等技術升級,回歸零售本質,那么現在的3.0版可以說是回歸人性,回歸生活,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
1.jpg

據《2017年中國食品生鮮數字消費者洞察報告》顯示,消費者在食品生鮮消費方面更加注重產品品質,品類多元化、豐富化,服務便捷性。無人蘇寧小店圍繞鮮食制作,在有限空間打造包括果汁、咖啡、便當等多種食物的一站式購物新體驗。這與當下其他24小時便利店熟食鮮食匱乏的狀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,更具人文關懷、更有溫度。當然,這究其根本在于無人機械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商業化落地。

談及技術與零售的關系,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曾說,技術歸根結底是個工具,零售業從本質上講是從事商品流通服務,技術帶來的最大轉型是提高流通效率,更好滿足客戶需求。

除了無人機械技術的應用,無人蘇寧小店的另一個創新便是每款產品內置芯片,輕松實現所有商品一次性極速掃碼,提升收銀效率,真正方便用戶。與當下其他便利店、商超半自助無人結算服務相比,這項技術商業化落地的步伐顯然走在行業前列。

技術落地模式先行

全球而言,無人店應用技術中較為領先的、最搶眼的莫過于無人店的創領者亞馬遜。機器視覺、深度學習算法及傳感器融合技術,但是由于諸多原因,眾多前沿科技遲遲未能落地。而最先將以上技術商業落地并常態化運營是蘇寧。

2.jpg

蘇寧無人店1.0升級至2.0間隔6個月,而從2.0版升級3.0版則耗時5個月,從大數據、人工智能技術、射頻識別技術再到無人機械技術,足以看出在智慧零售模式下,科技成果凸顯,商業化落地速度不斷提升。

同時,在技術商業化落地過程中也催化出嶄新的業態形式:無人蘇寧小店。這是繼社區店、CBD店后又一領先行業的商業模式,引起行業和媒體的高度關注。據了解,蘇寧小店也是首個將無人物流車常態化商業運營的業態,成功打造了1小時社區生活圈,提升了配送效率,給用戶帶來了極致體驗。可以清晰地看到,蘇寧早已成為技術落地商中的佼佼者。此前,人民日報高度評價了蘇寧的無人店模式,稱其為“人工智能+商貿無界化”的新模式。

2017年12月,蘇寧發布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,張近東明確提出要成為零售業態3D打印機,未來3年蘇寧互聯網門店拓展到20000家,實現全場景互聯多業態并存。而伴隨著大開發戰略的推進,無人蘇寧小店將與蘇寧小店社區店、蘇寧小店CBD店一道,快速落地。截至目前,蘇寧小店在全國范圍內已達到1200多家。